困境显本色 逆风见英雄 |
唐安煤矿3309切眼贯通纪实 |
|
|
|
兰花集团 2025-4-10 8:56:36 您是第 359 位读者 |
|
|
阳春三月的北风依旧凌厉,唐安煤矿的草木静待复苏。然而,综掘一队的井下3309切眼工作面却是另一番场景,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面对贯通前的最后一排,支护工们正有条不紊进行补强支护,安全员、跟班队长前前后后仔细地观察着巷道变化,生产科、通风科技术员现场紧张地测算…… “通了,通了!”4月2日8点班机组司机张有占的吼声在巷道里炸响,随即被一片沸腾的欢呼声淹没。五十多个日夜积压的疲惫与焦灼,如同决堤的洪水般从每个职工通红的眼眶中奔涌而出,这是属于掘进人的胜利狂欢! 临危受命接重任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的采掘例会,在接到3309巷道任务时,综掘一队队长毕利军深感压力——这条2150米的巷道堪称全矿的硬骨头:顶板裂隙水、断层等地质隐患频现,3处急转弯让梭车运输和皮带运煤举步维艰。但面对生产科的军令状,毕利军斩钉截铁地表态:“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面对困难,综掘一队迎难而上,在工作面召开掘进专题会,针对梭车运输难题和皮带运煤难题打出组合拳,一方面对梭车运输实施“钢丝绳全面体检+坡道双保险”,通过轨道硬化延伸和增设挡车装置确保安全;另一方面创新采用“四煤溜三皮带”联合作业模式,运用压带轮治跑偏、垫高支架调坡度等技术手段,由机电骨干全程包机盯守,不仅攻克了巷道起伏大、运输距离长的难题,更创造了矿上十年掘进运输设备配置新纪录,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这场攻坚战中,综掘一队以技术破题、以实干作答,既保障了3309切眼按期开口施工,更淬炼出一套复杂条件下的高效运输方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唐安煤矿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小改小革显神威 综掘一队为提高掘进效率,队内涌现出不少小创新,为安全生产推波助力。为防止二运设备与刮板输送机的搭接时出现掉道而影响生产进度,该队技术人员对原有二运搭接的回转部位进行改造,制作了一种“防二运掉道加强套环装置”。这是一种将原有二运回转柱销替换成新的自制柱销,通过自制圆环来调节回转部的高度,使得二运机头重量均匀传递于回转部正中心,避免受力不均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保证了生产效率。 为保证该队三部皮带输送机所使用的温度保护传感器符合当前标准化验收标准,技术人员进行科学改进,制作了一种“自制Z型皮带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该装置利用废旧钢管、钢板、喷雾嘴,以达到喷雾动作时可以覆盖全滚筒,并通过钢板固定温度传感器,实现了传感器正对传动滚筒正中的标准,顺利通过省级一级标准化验收工作。 断面掘进创新高 为保障综放队今后进出支架的顺利,3309切眼断面掘进宽度8.4m,掘进高度3.3m,掘进断面积27.72m2,是综掘一队继34C1切眼(9米)掘进后的又一次大断面掘进。 大断面掘进面临许多困难:顶板压力大易出现冒顶情况、无法全面截割只能割半排支护半排等。为保障巷道安全高效掘进,该队经过与生产科科学验证,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新型支护体系:采用“锚杆+金属网+钢筋梯子梁+单体柱”的主体支护结构,并创新性引入快速承载预应力锚索作为加强支护。在工艺创新方面,独创“四〇四”锚索布设法,通过W钢带将中心锚索纵向连接,形成协同受力网络,同时优化工序组织,采用“顶帮平行作业法”,由顶钻司机与帮支护人员协同施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建立关键节点强化支护机制,在切眼开口、贯通段等重点区域实施每排4锚索的高密度支护,并在各类硐室开口处设置间距不大于1m的锁口锚索阵列,极大保障了巷道顶板安全。 综掘一队面对大断面掘进挑战,以铁军意志迎难而上。井下作业人员始终保持昂扬斗志,以“不服输、敢较劲”的拼搏精神,在班组间掀起“比进度、赛质量”的劳动热潮。最终以日进8.1米、月进166米的骄人战绩刷新纪录,较原计划提前9天实现巷道精准贯通,为后续设备搬迁回收赢得了宝贵时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唐安矿工的责任与担当。(牛宇江 刘登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