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25-4-17 8:56:22 您是第 365 位读者 |
|
|
四月的玉溪煤矿,花朵竞相绽放,蜂飞蝶舞,一片生机勃勃,而六百米的地底下,矿工们正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开启他们的每一天。 矿工下井前换衣服,就像举行一场仪式,每一步都不可或缺。工人们的井下工作服,必须是纯棉的。下井前,大家会把秋衣紧紧扎进秋裤,外面套上绒衣绒裤,冬天冷,井下更冷,大家会在外面再套棉衣棉裤,最后穿上工衣裤,裤子腰带是红棉线的,代表一些美好的寓意。大家穿好这些以后,还要再系条腰带,腰带上挂自救器和矿灯。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状况,我们的兜不好用——裤子的兜被衣服盖着,手不好往里面伸,而衣服的兜被腰带卡着,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独属于煤矿工人的“肚兜”,这个兜能装工具、零食,能装饮料、文件,空间大,实用性强,比起叮当猫的口袋,毫不逊色…… 晌午的井下,矿灯的光芒在黑暗中划出一圈圈光晕,照亮了矿工们忙碌的身影。巷道里一个身影慢慢走来,远远看去背上背着一个大盒子,那是队里送餐的同事。大家分了餐,三三两两席地而坐。老赵蹲在煤堆后头,伸手从“肚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头装着两包榨菜,早已被体温烘得发热。他小心翼翼地撕开塑料袋,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年轻的小刘则从“肚兜”里摸出来一瓶老干妈,小陈摸出来的,是一瓶橄榄菜。 “嘿,小王,你早上拿的罐头瓶里装的是啥?”老李好奇地问道。小王嘿嘿一笑,从“肚兜”里掏出一个罐头瓶,里面隐约能看见密密麻麻的“绿色小胖子”,拧开瓶盖,一股熟悉的香味飘来。“哎呦,兰花醋泡的腊八蒜,颜色真正,嗯,味道也正。”“井下能有这么一口,神仙来了也不换呀”。大家纷纷围拢过来,分享着各自的“肚藏美食”,一时间,这地下世界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欢快地吃完了班中餐,大家纷纷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老赵正在处理凿岩机故障,他一手拿着油葫芦,一手往“肚兜”里掏,寻摸一会掏出个老虎钳来。旁边学习的小刘突然喊道:“师傅,你衣裳里掉东西了。”陈师傅低头一看,是劳保手套。他笑着捡起来,重新塞进“肚兜”里,说:“这手套可是我的老伙计,不能丢了。” 幽深的地底下,这群“大肚汉”把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休息时,大伙儿靠着煤堆坐下,你掏出一个苹果,我掏一包辣条,他掏一根火腿肠,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宝贝”。也有的,肚子里装的是“机密文件”,《作业规程》《从业人员应知应会手册》《岗位作业流程卡片》,大家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只要有可能,都会在“肚兜”出现——从贴身的秋衣到最外层的棉袄,衣裳的夹缝里,藏着他们的地底生活,也藏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井口时,矿工们陆续走出矿井。更衣室里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他们脱下厚重的劳保服,换上轻便的日常装。扳手、罐头瓶、辣酱瓶……这些在地心里陪伴了他们八小时的物件,此刻都静静地躺在更衣柜的角落里,仿佛也在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澡堂里水雾缭绕,矿工们正在洗去一身的疲惫和煤尘。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他们的“肚兜”生活也暂时告一段落。但明天,他们又将带着同样的热情和勇气,回到那片地底世界。继续用双手和智慧,创造更多的美好,让这片黑色的土地绽放出别样的光彩。(马 浩 作者单位:玉溪煤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