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胜利
从懵懂无知青春年少到日渐成熟跨入中年门槛,文字似乎与我都结写了不解之缘。沉溺写作,徜徉于浩瀚文字之中,砥砺岁月,感悟人生,推敲文字,心醉其中。 小时候每逢年底,父亲几乎帮全村的人写对联,满屋子的墨香味,闻着让人陶醉。“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首充满童趣的唐诗在我嫩稚的心田里播下文字启蒙的种子,而后,初、高中一路外出学习,文字梦似乎若隐若现地伴随着我,影响着我,直到孑然一身来到化肥厂参加工作,面对密密麻麻的塔架管道,听着机器和谐而动听的鸣响曲,文字梦似乎离我越来越远,只是偶然出现在梦境中或者被遗忘淹没在繁杂冗事里。一直到干起宣传文字工作,文字梦才从心中苏醒过来。文字是什么?我开始在心中反复地审问自己,难道是仅仅是一个虚幻飘渺的梦,如镜花水月。看那一个个造型各异、形状万千的方块字,如花鸟虫鱼,似图腾器皿,不免有些迷茫,死记硬背的方式对理解文字似乎倍感含糊艰涩,唯有追本溯源,方可理解文字之本意,文字之根才会根深蒂固于脑海之中。 书画同源,象形文字是一些文字的老祖宗,综观文字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史,从骨头、毛皮、树木上刻着的最初的含混不清的原始文字到篆隶楷行草,无论文字如何改革发展变化,只要仔细的鉴赏,象形文字之根还可以在文字演化进程中可见一斑。只有找到文字之根,才可以彻底理解文字,轻松地驾驭文字。从最初的基本意思辐射出来的各种引申义才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再经过人脑思维逻辑和情感表诉,那些具体而微的事实就会变成源源不断的文字从笔头流泻出来,所以说,文字是事物发生发展结束过程的一次再现,它是记录事情的一种符号,也是逻辑表达、感情表达的一种语言符号。 初涉文字,运笔潇洒,文章一气呵成,但是往往无心得,心中无痕迹,行文逻辑不清,时间长了,反觉得搜索枯肠不成一句,久而久之,就剩剽窃抄袭,上网查找,顿感叹文字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 其实文字功夫,并非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之积累,走过千山万水,访过名师高徒,关于文字书写的技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有千秋,最后心得一句颇感欣慰:只要做个有心人即可。 书写文章分字、词、句、段、章几个步骤,其中字词是文章根基,字词运用得准确无误,是一种真功夫,古人有一字之师的说法。句子是文章基本组成单元,精通句法结构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一句话有好几中说法,好几种写法,要精心挑选出合乎语境的一种来。而逻辑合理才能表达清晰,为人接受阅读。段落篇章要排列有序,不可杂乱无章,切忌段落过长,让人读起来感觉像背着块石头在看书。最后还要注重表达方法,叙述描写相得益彰,抒情议论画龙点睛,写景状物烘托映衬,这样,文章写出来,才会耐看。 我曾仔细研读过路遥的血泪之著《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等矛盾文学奖作品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写的《蛙》,那一个个文学长廊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他们复杂多舛的生活经历和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深深感动过我,激励着我,我为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而钦佩而膜拜。 无论读名著还是日常的杂志报刊,接触更多的是朝夕相处的《兰花报》,每读一篇精美绝伦的文章,我都会被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艺术氛围所感染陶醉,久久不能释怀。喧嚣尘世何为贵?有人奉信金钱至伟,并且用甚嚣尘上形容,有不及而无过之,然则,静心寻觅,感动灵魂为何物?众人迷惑,其实书籍乃是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提升人生境界之真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见黄金寻无玉,那是未到功夫时。好之不如乐之,乐之不如痴之,痴之不如醉之。当人醉书中,会被其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洞察犀利的生活和人生哲理所吸引沉醉,反复把玩阅读,爱不释手,如获至宝。 厚积而薄发,跬步乃致千里。涉猎范围越广越感到知识缺乏,每当看到一篇清新靓丽的文章都欢喜若狂,每当看到自己的信笔涂鸦变成规整的铅字,一种心旌摇醉、心猿意马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那是一种飘飘欲仙、轻轻狂狂的感觉,好似偶然在路边拣到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又如有意而无意中中了一张价值不斐的体彩,其实都是一种自我欣赏自我价值的发现。 字从笔头出,人在文中醉。这是我长期写作的心得体会,无论书写什么的文字,无论写作的旨意宏与小,我都会始终以一种十分虔诚、谦卑的态度对之,这也是我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作者单位:化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