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
高考前夕,儿子每天都往家背书,背驮大书包,肩挎小书包,上得楼来,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我把书整齐码起来,好家伙,足有一米好几。我眉眼一挑,不简单哪,三年读了这么多书?他紧绷脸孔,没办法,著作等身啊!然后弱弱地瞅我,妈,你说我这就算毕业了?我鼻子酸酸,怜从心生。 自打儿子上了高中,我就像被拉长的弹簧,期待中充满了剑拔弩张。早晨五点半叫早,又摇又拍又打,晚上等到十点半,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每天如此。上了高三,儿子学习更紧张了,一进门就塌进沙发里不停换频道。他很少与我对视,和我说那一月一考、牵我心魄的魔鬼八模。看着他拒之千里的冷漠表情,我惶惶然躲进卧室似睡非睡。客厅的灯光透过门缝儿萤火虫一般钻进卧室,我瞄着地板上流泻的明黄色像定时的表铃儿一遍遍催他睡觉,他没好气地说我是催命鬼转世。他说他的,我叫我的,听不到他“咣当”关门我压根儿睡不着。我的睡眠时间因他的作息时间而改变。晚上将近十二点睡觉,凌晨四点多醒来,头脑水洗了一般清醒,杯里凉开水,盆里洗脸水,五点半叫他,五点四十五他咣当出门,我心跌肚子迷糊到六点十五,起床、叠被、洗簌……六点五十五,箭一般地冲下楼坐车上班。单位离家几十里,我早出晚归,中午不在家。早晨的时间分秒必争,紧张如打仗。唯有晚上和他呆的时间长一些。但十一、二点的人最疲累,他不说我不问,更多的时候一坐一躺寂静呆着。有时感觉我们既像亲人又像路人,心有灵犀,沉甸甸的疼痛,唯以沉默表达。 三年的高中生活像跳踢踏舞,节奏快得让人来不及喘气,就以一场似乎可以影响命运的大考宣告结束。儿子少言寡语,来去匆匆。他的青春里摞满了书、学习资料,还有铺天盖地的试卷。菜青色、青春痘、血红眼,疲惫、忙碌、不堪,与他如影相随,不离不弃。我除了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偶尔听他发发牢骚,学习的枯燥,成长的烦恼,一律爱莫能助。青春期的他烦躁、叛逆、偏激,以一双灰色的眼睛看世界,却很少将目光投向关爱他的亲人。我过多的关心换取的是他的不屑、不耐烦,说急了,一句话就把我顶在了南墙上。面对他的火冒三丈,我笑微微软绵绵消解于无形。谁让他是儿子咱是妈呢?成长中的孩子哪个不以自我为中心?哪个没冲撞过父母?记得我初三快毕业的时候,下早自习回家,一看到还在灶上翻滚儿的小米饭就无名火中烧,切菜的母亲忙不迭放下菜刀给我舀饭,两个碗来回倒腾,说早晨我去地里锄草了,你歇歇,饭冷的空当菜就好了……我根本不听她的解释,扭身就往学校返,泪水扑簌簌地往下落。母亲赶紧摸了方便面、烧饼在后面撵。半上午还会让老师给我捎进一瓶白糖水。那个时候的我,像儿子一样觉得自己满腹委屈,哪里去想母亲的辛苦和委屈啊?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多么不懂事,相信不久的将来,儿子也会如我一般自责的。 儿子要高考了。高考,这是怎样一个时刻!没有这段经历的我想想心里都发紧。我提前一周休了假,想帮他调整调整,心态以及身体。我努力微笑、松弛,不让他看出我的心跳如鼓。他对我的请假视而不见。6月7日,我按照贴在学校大门口的时间表安排时间,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发。鉴于考点离家不远,考前我和他商量,步行去学校。第一场考试,他执行计划,到得校门口还没几个人,他小声嘟囔,九点开考,八点十分就在这等,傻子一样!我悻悻然,学校的规定自有用意,咱遵照就行。不!下午我骑车来,你们别跟着,不就是个考试?我和老公像犯错的孩子一样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下午,他前脚离家,我和老公打个车做贼似的换条路线直追,一东一西我们几乎同时到达校门口。他看看我俩,抿嘴一乐。谢天谢地,我长舒了一口气。 高考第一天结束。儿子搅动冒着热气的八宝粥慢悠悠溜出一句话,我怎么感觉就像跑完了一万米啊?老公接口道,等明天考完,你会觉得自己像刚刚参加完马拉松。第二天上午理综。儿子回到家,一屁股蹲在沙发上,妈,题太难了!没见过,不会做,砸了!就像塞给你一样东西,告诉你吃吧,你翻来覆去却找不到下口的地方。我心一沉,有些兜不住。嘴上却说,没事儿,要难都难,又不是咱一个不会,过去了就别想,好好考下一门英语。下午,学校门口,家长们扎堆咒骂理综的偏难怪,祈祷英语能简单一些,给孩子们一点自信一点希望。五点半,持续两天令人窒息的高考彻底“拜拜”。回家的路上,儿子呲着大白牙似笑非笑地望着我,妈,还紧张吗?我就不明白了,是我考试还是你考试?你紧张个啥啊?还提前一周紧张上了,别以为我不知道!我心虚、讪笑,浑身瘫软,百感交集。儿子哪里知道,他成长的每一步我都在紧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