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3-9-13 9:25:45 您是第 1391 位读者 |
|
|
一提到中秋,我们便想起月饼、月亮、嫦娥、思念、团聚等一些词语。 中秋节人们都喜欢赏月,自古以来也有不少的传世佳作得益于这颗地球的天然卫星。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勾起无数眷侣渴望千里共婵娟的思念。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更是把游子思乡的情绪拉到了极至。小时候我曾经想,要是没有月亮那会是什么样子呢?嫦娥她怎么奔月呢?随着自己不断长大,我觉得其实有月亮真好,在夜里可以给你照照路,心烦的时候看看云淡风清的高空,望着明月,会感到一丝舒畅。 小时候过中秋的情景,几十年后的今天仍记忆犹新和无比怀想。那时家里日子总是不宽绰,一家人只靠父亲一人的工资,钱都是数着花。物质条件比较困难。中秋节市场上月饼不多,能吃上月饼的人家自然也不多。虽然我家不富裕,但每到中秋来临时母亲会老早省出几个钱,买上几块小小的月饼让我们解馋。那晚月亮出来时,母亲会在院子里放下一张桌子,摆上月饼、花生、瓜子等,让我们围在桌前,边吃边赏月。因为月饼少,一般是一人一块,我们姐弟都是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啃,不舍得一下吃掉。月饼当时花样也少,姐姐弟弟和我的都不相同,就你掰一块给我,我掰一块给你,绝对一样大小,谁也不能占谁的便宜,这样几种月饼都尝到了。往往我们吃完后父母的月饼都没动,我们几双眼睛都盯着。他们最后是相视一笑,掰开来分给我们。我们谁也不会客气,也不会想到父母没吃,马上接过三口两口吃到肚里。父母等我们吃完,就嗑着瓜子,嚼着花生米,边扯话边赏月,沐浴着如水的月光,一家人坐在一起欢度中秋之夜在当时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我时常还是会怀念小的时候,那贫穷的生活,那纯朴的乡亲,那皎洁的月光,那甜甜的月饼。这些东西永远都不会再重来。只会深深地刻在脑海中,让我们去体会。 现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给予了孩子们舒适的环境,每当我和他们讲过去的事情时,他们会很不理解,也很不耐烦。但是,对于吃过苦的人来说,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种饥寒交迫的日子。更不能忘记,在那样的环境中,我们所创造出的激情和干劲。新中国六十年弹指一挥间,改变的太多太多。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的政策也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祖国渐渐地富强着,人民快快地富裕着。 现在的中秋,已经没有了那时候的白糖馅月饼,也已经没有了下乡放电影的胶片机;没有了被皎洁月光下笼罩着的安静的村庄,也没有了贫穷和痛苦。唯一不变的是,天上的那轮满月,它静静地看着我们的生活,静静地将那轮皎洁洒向人间。继续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 刘立岗 作者单位:北岩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