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完美第一步 |
——百盛综采队3301工作面搬家纪实 |
|
|
|
兰花集团 2013-12-2 9:04:16 您是第 1387 位读者 |
|
|
离倒计时牌上还有10天时间,百盛煤业综采队3301工作面搬家任务已全部完成,且没有出现一丁点的小事故。从8月3日到10月4日,百盛煤业综采队组织半数都是毫无经验的90后员工队伍,承担了82组支架撤离与运输安装工作,完美地完成了百盛煤业史上第一次搬家倒面任务。能有这样的结果靠的不是运气和偶然,而是科学组织、统筹计划。 严守安全 新兵变主力 综采队工作面搬家工作是在狭窄、漆黑、幽深的井下进行的,矿工们头顶戴安全帽、头灯,脚下踩着雨靴,腰间挂着自救器;只是这身行头就有十余斤,要搬的支柱、铁轨轻点的就三百斤,重的达上千斤,矿工们多半是没见过搬家的90后小伙子,如何顺利搬家成功出煤?如何做到零事故零轻伤?是百盛领导们时时刻刻关注的重心,也是许多家长的牵挂。 调度室副主任冯开太表情凝重地说,当时好多家长找到矿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负责照看好他们的孩子。而综采队87个人,有一半人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后生,生活条件好,刚参加工作缺乏纪律约束和团队意识。这让矿领导都感觉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为此,矿上明文规定:新上岗员工,必须在老工人的陪同下上岗学习够一百天,才准正式上岗。在这次搬家期间,更是按照“一老带三小”的规定,进行搬家倒面工作。冯开太也要求,队里的人员做到通上、通下(井上和井下互相知道对方的状况),至少三个人在一起,互相照应,有情况能及时照应。队里的人严格考勤,严格请销假制度,保证每个班不能有一个人单独活动,脱离队伍。这样做家长们放心,搬家工作也才能顺利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队里的90后们认识到这次搬家对百盛的未来有着里程碑的地位,他们把时间全放在工作上,自觉放弃了打游戏、逛网店、陪对象的时间。综放队的小暴还延迟婚期,在顺利搬家后才举行了婚礼,使得这场婚礼有了双重的纪念意义。 领导带头 工作加速度 此次搬家,要将原工作面能用的液压支柱82架和约300米的轨道运到地面上检修,合格后重新投入到新工作面使用。这样做可以省下一大笔用来买新支柱和轨道的钱,却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的投入,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前所未有,但这次搬家的速度,却令调度室副主任冯开太大感惊讶。单说下架速度,从10月20号凌晨开始下架,仅 仅15天时间就全部结束,这在他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是闻所未闻的。他说这样令人惊异的成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搬家期间没有出现员工迟到早退和无故旷工的现象,面对超出平常工作量许多倍的劳动强度,队里没有人抱怨,因为他们看见赵总和队长们比他们在井下呆的时间更长,比他们更晚去吃饭。像综放队长、运输队、机电队等关键岗位的领导,在井下一忙就是两天两夜,吃点干粮就顶饭了,好几天见不到太阳,一出井,眼睛还适应不了阳光的照射。尤其是综放队长朱生荣更是身先士卒,值班室的被子没时间叠,夜夜和衣而眠,“喂!朱队长,溜槽错位了!”一个电话打过来,就火速往井下赶,长达六十天的搬家,没有一天是睡到自然醒的。许多次在井下一呆就是两天两夜,如果不是送来了干粮,真想不起是到吃饭的点了。家里的父母妻女对此很是支持,一再打电话对他说:“家里什么都不用你操心,全兴全意处理好矿上的事,就行。” 打破常规 创新提效率 传统的搬家方式,在支架往平台上放置的过程,支架和平台是面和面的接触,这个时候,最容易磕脚。面对这个问题,百盛煤业发动了群众智慧。 矿领导与有经验的工人一起动脑,采取了一种打破常规的搬家方式:斜坡式放置。先将平台的一段落下25公分,让支架顺着斜坡平台网上推着着陆。变原来的经过一个阶梯、平移着再上一个阶梯,通过吊车、绞车的协助和更多人员的投入完成硬着陆法,变为现在的面与面之间的软着陆法。提高了效率,消除了隐患。 众志成城,合力攻坚。百盛煤业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为首次搬家任务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保证了今年生产的正常接续。更让大家为之骄傲的是,通过搬家他们培养了一支高素质、高标准、强有力迎难而上的集体,为以后的工作面设备安装奠定了技术基础以及组织、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踏出第一步,他们将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远征”。 景建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