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永不言败 |
——东峰矿综放队过3108无炭柱纪实 |
|
|
|
兰花集团 2013-12-10 9:49:07 您是第 1509 位读者 |
|
|
八月份,东峰综放队遭遇了建矿以来最大的一个无炭柱。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和考验,英勇善战的综放队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以高昂的斗志、永不言败的精神,又一次刷新过无炭柱纪录,用事实证明这是一支业务过硬,拉得出、打得赢的铁军队伍。 算帐对比决定攻坚 综放队现在所采的3108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30米,倾向长度为675米。8月下旬,在工作面机头部,他们遇到了长轴约60米,短轴约45米的大型无炭柱,这是建矿以来最大的一个无炭柱。 面对将要出现的大型无炭柱,是绕还是过?矿分管领导组织生产技术部门和综放队共同进行了分析对比。若新开切巷,到具备安装条件,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时间;搬家倒面最快也要二十多天,并要经历初采调试,整体计算,影响生产在1个月以上,而且要丢失一部分煤炭;同时还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若要平推硬过,按一天一米进度计算,要四十多天时间可过完。经过做撤架通道情况来看,3108面属于孤岛工作,无炭柱周边顶板压力大,不易形成撤架通道,经矿上级部门研究决定采取平推硬过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生产安全隐患,而且可以多回收煤炭资源,又能缓解衔接紧张的矛盾,相比下来是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方案。 未雨绸缪超前准备 进入八月份后,他们一边组织生产,一边积极备战。 一是队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工资、奖励、完全成本市场化运作的优势,制定出台了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为保证过无炭柱期间的正常出勤,提前出台了保勤奖励制度,并对打眼、维护、清矸等关键性工作在分配上予以倾斜,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每班进度。 二是利用班前班后时间,多次进行动员,贯彻队部的规定,统一员工思想,并对党团员和先进模范“包保”工作再次落实整合,发挥他们的包保带作用。 三是根据以往过无炭柱经验,对所需设备材料落实到人头,制定计划,提前组织到位、安装到位。 四是利用班后时间学习理论,岗位练兵与钻眼技术好的工人学习实操,对20名骨干员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钻眼知识培训。 至9月2日,670米风管铺进了工作面,5部风钻安装就绪,钻杆、备件、炮泥等备战材料全部准备到位。 协调配合通力缚虎 9月6日零点班,这只“拦路虎”果然探出了脑袋。 综放队从无炭柱出现开始,即时调整生产循环,由一班检修两班生产改为两班打眼放炮两班割矸(煤)推进,严格落实上道工序是产品、下道工序是用户的管理理念,互打基础,交叉作业。 打眼放炮的两个班在放炮后及时清理溜外矸石,拆除维护物,为生产班打好基础。生产班在拉空煤矸后组织对支架和设备进行简单维护,为打眼放炮班多争取时间。为了保证爆破质量,队干跟班盯在现场,检查炮眼布置数量和炮眼角度,保证班进度。一班承担打眼放炮工作,为了保证进度,他们主动提出由原来十天一倒班推迟为半月一倒。 综放队根据以往的经验,几部钻同时打眼,常会出现风量不足,影响推进度,为此,他们自行研制了一个分风装置,供多部钻打眼使用。同时为加快进度,还对炮眼深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既增加进度又不会崩坏设备的合理方位和角度,由过去放一茬炮只能进0.5—0.6米增加到1.2米左右,一天可推进1米多,比计划超出一倍多。 全体队干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除跟班外,坚持吃住在矿上,放弃休息日,随时了解生产情况,及时解决推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它相关单位和部门也予以积极支持,提供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拦路虎”逐渐露出了庞大的身驱。9月14日,无炭柱现出了全身,工作面揭露达到了45.5米,占工作面长度的37.5%,并且伴有顶板破碎,增大了现场管理难度。针对现场风量不足、顶板破碎的情况,矿攻坚领导组一方面提出顶板维护措施,组织现场维护,一方面对生产用风班次及时调整,均衡各掘开头工程班用风量,保证了综放队的用风需求。 强攻下,“拦路虎”开始退缩,直至完全溃败。而对综放队来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胜利,而更大的战场,还在等待着他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