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 |
——玉溪煤矿井底车场巷道修复加固纪实 |
|
|
|
兰花集团 2014-1-15 9:16:00 您是第 1591 位读者 |
|
|
2013年对玉溪煤矿来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艰难的一年。井巷工程进入二期井底车场施工阶段,井底车场距工业广场垂直高度472米,距风井场地垂直深度585米,由于埋藏深,地压大,巷道围岩以黑色炭质泥岩和沙质泥岩为主,中间有软泥质夹层,层理较发育,且具有流变性,整体稳定性较差,巷道掘出后两三个月出现了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量逐渐增大,有的巷道出现喷层大面积开裂、脱落,局部出现网片断裂,锚杆、锚索剪断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安全生产。险情就是命令,一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特殊巷道修复加固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科学论证 艰难抉择 针对+320m水平井底车场系列巷道出现的变形情况,乃至兰花从未遇到如此大面积特殊地质情况,公司主要领导立即组织技术、生产、地测、调度等主要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召开巷道变形专题会议,多管齐下,有条不紊地展开以下工作。 一是与北京华宇设计院、中国矿大,太原理工,河南理工,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与科研单位合作,研究分析巷道变形的真正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矿领导、监理和生产技术人员深入一线,现场指导施工。三是请总公司帮助,股份副总和根虎带队亲自深入500多米的井下实地调研,对巷道加固和新掘巷道支护设计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面对巷道变形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玉溪的高层领导们彻夜难眠,进行着艰难的抉择,建设精品玉溪的使命感,让玉溪人必须选择了巷道修复加固,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就此打响了。 众志成城 攻坚克难 2013年6月3日,玉溪矿召开巷道加固议标会议,最后委托天地科技公司对新掘巷道支护重新设计。 面对井下巷道变形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和注浆加固新工艺的复杂性,该矿成立以生产副总李强为组长的巷道加固现场实施组,在天地科技公司加固方案基础上,根据井底车场巷道实际变形情况,现场实施分段加固,确保加固后的巷道符合设计要求和成型美观,并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 巷修小组成立后,立即展开工作,从制定工作内容和编制工作流程入手,每天召开由施工、监理和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巷道加固专题会议,会议统一协调解决当天巷道加固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错综复杂的巷道变形情况,巷修小组决定先抓住主要矛盾;首先对天地科技公司出具的加固方案组织会审,分析研究和消化,结合井底车场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方案。本着节约投资的原则,巷修小组确定井底车场系列巷道分段加固方案,从设计上对注浆孔的间排距进行调整;巷修组的成员白天下井实地测量,现场标定变形巷道扩帮起底范围,晚上加班加点完善优化加固方案。第二,现场跟踪指导,控制工艺过程。有了好的作战方案,并不等于胜利到手,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执行者和对每一步工艺过程的严格控制。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巷道加固工程,巷修组先要求天地科技的技术人员全程现场跟踪指导加固工程,并且巷修组成员分班每天参加川九施工队的班前会,充分利用班前会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解每一步工艺,如何打孔,如何掌握底角锚索的角度,如何注浆,注浆压力如何控制,漏浆如何控制等等…… 改进施工工艺是巷修组做的第三件事;当注浆钻孔打到巷道第三排时,所有参与巷道加固的人员开始犯愁了,按天地科技公司的方案用地质钻机打三排以上的孔,架设高高平台,稳定庞大的钻机,调整钻进角度……每一道工序非常困难,一个班只能施工三、五个钻孔。工人非常卖力但既不安全又严重影响进度,巷修组根据实际情况就地商讨解决办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利用YT-28型风钻小钻头打孔再换大钻头扩孔,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 加强现场监督,规范验收程序是巷修组做的第四件事:制定严格的验收程序,要求施工方、监理和建设方三方对每一道工艺严格验收,上一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步施工,注浆工程是隐蔽工程,巷修小组深知工程质量关键在于每一道工序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如何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必须严格规范施工验收程序,组长李强组织召开小组会议,巷修组决定,对每一个孔挂牌管理,列表登记。注浆孔打好后,要求施工员、监理用8#铅丝检查孔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不予验收,并要求重新补打;要求施工员每班向生产科汇报,打孔数量,注浆压力、注浆量……众志成城,玉溪在复杂的地质条下,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初战告捷 任重道远 攻坚出英雄、决战显奇效。经过近三个多月来的决战,进风井马头门、东部车场巷道、胶轮车库、车场主巷道、东线联络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喷层开裂脱落不见了,破碎欲掉的矸石不见了,软岩坠包不见了…..望着规整的巷道,硬爽有顶板,平滑的巷帮,大家的眼睛湿润了,战斗过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历历在目。 他们无法忘记为了一段巷道的修复在井下争的面红而赤;为了一组数据牛晋太复测三次;为了水窝的窥视和天地科技的王涛工程师在井下过的中秋节;无法忘记背着太阳入井迎着月圆升井情景;无法忘记和技术员刘攀无数次加班到深夜;无法忘记领导干部亲临现场指挥战斗的场景;更无法忘记500多米地下的矿工,他们顶着矿灯,弓着双腿,双手握着钻机,巷壁上是飞旋水雾,耳边机器轰鸣…… 一件件感人事迹,一幕幕动人的景象,为这场特殊的战斗增添了光彩,为赢得决战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如今,巷道修复加固一阶段首战告捷,二阶段巷道加固工作刚刚开始,任重道远 。玉溪人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下一场新的战役!张建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