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香
近两年来,煤炭市场低迷,产能过剩,价格下行。在望云矿,形势更为严峻:一方面井下地质条件更加恶劣,搬家倒面频繁,生产成本控制难度增大,可采储量锐减,采掘衔接紧张;另一方面市场形势持续恶化,煤炭价格不断下调,已接近该矿的利润临界点。但煤市依旧低迷,下游用户购买积极性不高……不能左右市场,就尽力控制成本,望云矿的成本管控之道让该矿受益匪浅——2013年该矿综合成本:年计划原煤综合成本为477.95元/吨,全年实际为453.63元/吨,较年计划降低24.32元/吨,较调整后综合成本457.42元/吨降低3.79元/吨;年计划优煤综合成本为792.24元/吨,全年实际为741.63元/吨,较年计划降低50.61元/吨,较调整后综合成本760.45元/吨降低18.82元/吨。
让员工外有压力,内有动力
“我矿正承受着‘煤炭市场疲软、西区资源枯竭、采掘衔接紧张‘等一系列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节支、降本等方面下足功夫,取得实效……”这是望云矿领导在2013年度目标责任书签订大会上的讲话。 望云矿充分利用正月十五表彰会、目标责任书签订会、协调会、调度会、经济分析会等各种大小会议开展宣传活动,做到把形势讲清、把压力讲明、把任务讲透,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经营形势,抛开“等靠要”的传统观念,形成“向管理要效益”的思想观念。同时,该矿将成本管理延伸到岗、落实到人,充分调动员工在成本管理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班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做到奖优罚劣,奖罚分明,让员工既有外在的压力,又有内在的动力,使员工树立了“人人都是节约源,事事都要讲效益”的意识。
没有落实等于零
好的制度,没有落实等于零。望云矿在制定出台《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细则》、《节能工作计划》、《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完善了各项管理考核办法并有效落实。 完善费用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严格执行班组—队—矿—公司四级预算标准,并按费用类别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考核比例:约束性指标按100%考核,其它费用按30%考核;各项费用必须控制在年度下达范围指标之内;定额费用考核按规定考核比例每月奖罚兑现;吨煤费用和约束性考核以月度计划费用为基础,超支部分按相应考核比例在当月工资中直接考核兑现;节支部分按结余幅度进行考核奖励,有效提升了各部门的节约意识和成本管控力度,确保综合成本控制到公司下达目标范围之内。依据《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办法》,2013年,该矿全年累计回收各类废旧物资160多吨,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5万余元,有效保障了管理绩效的持续提升。制定《望云煤矿分公司废旧物资回收管理补充规定》,2013年,望云矿生产科积极在钢支架修复利用上下功夫,通过与河南省林州市马平机械厂合作,共修复钢支架293吨,折合钢支架1032套,总计节约124.87万元,有效降低了巷道支护成本。根据《望云煤矿分公司废旧物资回收管理补充规定》,按回收废旧钢材奖励价格200元/吨进行奖励,奖励生产科金额5.86万元。
用创新力带动降本增效
创新力是企业发展前行的核心竞争力。望云矿加强生产工艺、工资管理、机电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用创新力带动生产力,最终达到降成本增效益的目的。 生产技术管理是前提。该矿优化采掘布置和工作面设计,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劳动组织协调,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针对综放面过无炭柱,采取爆破落矸辅助铺设金属顶网支护的方式硬性推进,把影响生产时间压缩到最短;针对掘进过程中遇到构造带群,采取密棚支护的方式掘进,并对采空区积水实施预疏放,确保采掘正常衔接;针对综放面遇断层,做好超前移架、两端头超前支护、在机尾设置导风帘等措施,确保正常安全生产。同时注重“五小成果”研发,2013年研发出调度绞车拨绳装置、新型皮带防护网、矿用隔爆型开关电缆密封圈切割器及桥式起重机防偏斜保护装置等多项成果,均取得了好的效果。 劳动工资管理是重点。该矿对各部门定岗定员情况重新进行核实,规定每月2号前将各部门人员实际变动情况及享受非出勤人员花名报企业科,节假日放假,对值班人员上报花名必须注明值班时间和日期。加大签到签退考核,对不达标准出勤以及代签和虚签人员,在当月工资中考核兑现,杜绝一切不合理工资奖金支出。 机电、材料管理是关键。该矿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模式,培训好机电技术人员,利用自身技术水平,做到“能用旧的绝不领新、能修复的绝不废弃、能内部修复的绝不出矿”;物资材料采购方面,从源头上对质量、性能、价格等进行把关,确保物优价廉;在材料管理上,该矿建立健全材料使用跟踪监督机制,对浪费材料现象严格在工资中进行考核;设计、编写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经营管理层面的关键控制部分如费用管控等已全部满足内控流程要求,使企业管理工作由“人治”向“法治”迈出了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