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慧
快立夏了,妈妈站在阳台上,望着远方,突然和我说:“立夏前后槐花香,但咱们住在这小区里,连片槐花叶子也看不到。”妈妈的脸上隐隐露出一丝怀念与失望。我知道,妈妈又想起那一段存在记忆深处的飘着槐花香的岁月了。 上世纪70年代,在矿区北方,有一片槐树林。每到立夏前后的日子,沉寂了一冬的槐树在春风的吹拂下,脱下累赘的冬装,尽情地把槐花绽放枝头,远远的望去就像下了一场春雪。乳白色的槐花千姿百态,秀而不媚,娇而不傲,引得蜜蜂从远方赶来在花间飞来舞去。把鸟儿高兴得从这枝窜上那枝,不停地歌唱。人们从树下走过,舔舔嘴唇都能感觉到丝丝香甜。穿红着绿的大姑娘、小媳妇或挎篮子、或端簸箕,肩扛绑着镰刀的竹竿,相互嬉笑着来到林中采槐花。还有一群小伙伴们,在大婶大娘透着关爱的嗔骂声中利索地爬上树梢,先捋一把槐花喂进嘴里,享受着爽口的清香。直至在大婶大娘的催促中,才停下馋人的吃相,给树底下等待焦急的大婶大娘们捋槐花。不一会儿,大家就满载而归了。 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槐花成熟的季节就是人们填补食品的季节。现在的人们可能会说,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但那时,人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肚子。没有那么多的说处。 槐花才回来后,妈妈先把槐花洗净,用温开水烫好,把水分挤干净,散开晾干,滴些上好的菜油,放上盐、调和面,用面粉搅匀后,放入笼屉中蒸熟,就成了饭桌上一道美味佳肴了。吃起来的那种美味芳香,现在想起来都余味无穷。 曾看到一篇描写槐花的诗,“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虽不知这首诗出于何人之手,但能把槐花说得如此之美,或许都是留恋和喜爱槐花飘香季节的原由吧!作者单位:莒山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