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松松
2014年巴西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着,这里也总是一代新人换旧人的舞台。当内马尔、罗德里格斯、克罗斯等“90后”球员开始抢班夺权,那些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将——34岁的哈维、35岁的皮尔洛、36岁的兰帕德,还在守望“最后一班地铁”。赛场上,老将们碰到了一个个强有力的对手,他们拼劲了全力,但体力不行了,多年积累下来的伤病还拖着后腿。他们被淘汰了。在人们为得胜者的欢呼声中,老将们落寞地强忍着伤痛离开。
英雄迟暮,在体育竞技场上再常见不过。纵然有曾经所向披靡的荣耀,也终抵不过年华老去的力量。一句“某某老了”寓意丰富,有感慨,有唏嘘,有悲凉。
在看看伴我成长的北岩矿,在看看当前的煤炭行业,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和唏嘘。2014年,老国有煤矿已鲜有盈利者。各家煤炭企业,都靠着煤质极好,或新建的人少效率高的大型矿井挣钱。我们常常也只能用“今非昔比”这四个字来感叹。
很多老煤矿都像那些老将们,有过叱咤风云的往昔。但是岁月,除了给了他们经验和回忆,还有越来越多的退休职工,越挖越深的矿井,越接越复杂的系统,越来越沉重的包袱。在科技和观念日新月异的这个时代,经验早已失去了几千年来在农耕社会中那样的重要性。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后生可畏”。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世间万物都得遵循这个规律,撑不住的就该被淘汰。说得也有道理,但当全行业的老煤矿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相同难题时,这肯定不完全是个体自己的过失。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制度造成的。这些老煤矿把年富力强的青春献给了计划经济,等他们年迈力衰了,却得自个儿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
过去的终究过去了,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翻开新的一页。长江后浪推前浪,在煤炭行业到了“剩者为王”的时代,你能剩下的话就一定赢了。
但无论如何,都请让时间再走慢一些。好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再一次重温这个老矿那些辉宏的历史画卷。或许,在晋城的工业历史记录里还记载着:从建矿起,北岩矿就是晋东南地区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绝对的龙头老大,被称为“晋城工业的长子”。在晋东南地区、晋城市地方企业中执牛耳40年,鼎盛时期上缴利润占到全市预算内工业企业的三分之一。
或许,爷爷辈们还能如数家珍谈论起北岩矿名甲天下的“兰花炭”,作为英国皇室燃烧壁炉的指定专用燃料,享誉海外。还有北岩人勤俭办矿、艰苦奋斗的精神名传遐迩;或许,父辈们还能追忆起在北岩矿生产经营最困难时期的峥嵘岁月:在受到市场低迷、资源枯竭、小煤窑破坏的三重打击下,北岩矿效益大幅下滑,迅速由盈利大户变成了亏损大户,出股份入集团。但北岩人从未低头,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艰苦奋斗,通过一次次不懈的努力完成了选煤楼的整体纠偏、东峰煤矿的起死回生、三机配套的一次成功、安全生产长周期创同类煤矿之最等壮举,北岩矿又一次换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或许,我们这一代正在见证着北岩矿的退役。但是我们渐渐发现,北岩精神已经闪耀在我们每一个建设者的身上。传承着矿山的优良传统,继续踏上新的征程,因为我们从此多了一个名字——“北岩人”。
再见了,依然英勇的老将们;再见了,美丽的北岩矿;再见了,无数人的青春!作者单位:北岩矿
|